我的一畝田是什麼?
透過稻田認養為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的腳步

「我的一畝田,是台灣國內第一個企業稻田認養平台,讓台灣這座美麗的島嶼裡,認真的稻農、用心的稻米、感人的故事,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見,替社會帶來更多良善的價值。」—台新金控

PayEasy自2008年7月23日成立「我的一畝田」平台開始,台新金控即帶頭認養稻田,連續三年台新及旗下關係企業,居所有認養企業之冠,認養多達46個單位,在「我的一畝田」計畫中,持續貢獻企業資源,不遺餘力為台灣的稻作回饋貢獻。

我的一畝田是什麼? 改善稻農市場的企業稻田認養平台

我的一畝田,是前所未有為稻農生產而生的永續發展計畫

我的一畝田,是前所未有為稻農生產而生的永續發展計畫

我的一畝田到底是什麼呢?簡而言之,我的一畝田是為了改善稻農、稻米品質、市場機制的計畫,以企業認養稻田的方式進行,是當時台新金控子公司PayEasy網購平台成立的稻田認養平台

在民國97年初,一則農業新聞報導著:為擺脫糧商既有的行銷管道,四十幾位稻農,自組「台灣稻農有限公司」自行賣米,並自我定位為「田間起義」,他們同時指控糧商「拿每公斤不到10元的國外低價米,與台灣平均保證收購價格21元(當時價格)以上的良質米混合,賺取暴利,稻農因此受到剝削,苦不堪言」。

在我的一畝田計畫誕生前,實際走訪新聞中的「台灣稻農有限公司」,以及透過更多的田野調查後發現,台灣水稻種植面積在過去10年內劇減1/3,偏偏水田對台灣自然生態、城鄉景觀、國土保安,乃至於人文社會,都有不可取代的貢獻,且稻農平均年齡逼近70歲。在2001年加入WTO後,進口米挾低價進口,嚴重影響台灣米的利潤,長期來看,也許不出5年、10年,台灣人會吃不到台灣米!

也就是說稻農的生產,在人力、利潤及田地上,都正在逐漸的式微,因此我的一畝田,這項為了讓水田能在台灣永續存在發展的計畫,在當時悄悄的誕生,我的一畝田毅然投入前人所沒嘗試的事:推動稻田的企業認養

{{ item.subtitle }}

{{item.photoText }}

    想知道更多我的一畝田資訊可以點擊連結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lovetaiwanr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