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盤查是什麼?企業綠色轉型基本功,攜手加速實踐淨零排放!

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的考驗,「減碳」的重要性不容忽視,而「碳盤查」更與減碳行動密切相關。2016 年《巴黎協定》設立 2050 淨零排放目標,希望極小化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並利用各樣技術如再生能源、負碳技術等來抵銷溫室氣體;2023 年召開的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( COP28 )更進一步確立了各國需加速向淨零碳排前進的共識。

本文將介紹作為永續基本功的「碳盤查」是什麼、說明企業該如何執行以實踐世界綠色願景。

碳盤查是什麼?和碳足跡一樣嗎?

碳盤查,又稱碳足跡盤查(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,簡稱 CFV),是專注於企業、組織碳排放量(泛指溫室氣體排放量)的盤查行動,為企業邁向綠色轉型的關鍵基礎。根據經濟部淨零排放網站的相關說明,排放量盤查意指「用一致性的標準與方法,計算各種排放來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。企業各營運環節中,如生產過程、運輸、銷售,都會產生直接與間接的碳排放。經過碳盤查,能夠使企業了解各環節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狀況,並審視現階段碳排放的來源。
相對於「碳盤查」針對「企業/組織」產生多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調查,過往大眾常聽到的「碳足跡」則是用以計算一項「產品/服務」整體生命週期所產生的的碳排放量。碳盤查與碳足跡雖皆是用來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,但碳盤查從檢視「組織」為始,自全面性的角度分析經營流程中碳排放的整體狀況,而碳足跡則量化出「個體」與碳排放的關係。
碳盤查 碳足跡
定義 計算公司/組織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產品/服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
對象 公司、組織 單一產品、服務
範圍 企業各經營環節 產品的完整生命週期

企業為何需要落實碳盤查?不可忽視的三大原因

落實碳盤查對現今企業是需完成的重要任務,三大原因如下:
  • 企業落實碳盤查原因 1:掌握碳排放現況,以制定減碳計畫
    面對綠色永續的世界展望,減碳不僅需要世界公部門的共同配合與努力,企業更扮演著推動轉型的重大角色。而碳盤查之於企業,便是邁向減碳的第一步。經由碳盤查,能使政府與企業本身掌握目前的碳排放量,以利後續對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制定減碳計畫。
  • 企業落實碳盤查原因 2:實踐企業責任,協助產業轉型
    行政院於 2022 年公布「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」,定出「能源」、「產業」、「生活」與「社會」四大轉型面向,其中「能源轉型」是國家的首要目標。而為了協助完成「淨零排放」的最終願景,碳盤查是為減碳基本功。企業在制定協助能源轉型的減碳策略時,需要碳盤查數據的支撐。碳盤查目的不只是用以檢視企業生產過程碳排放狀況,同是在推動整體產業朝減碳目標前進,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。
  • 企業落實碳盤查原因 3:響應國內外永續政策法規
    因應發展趨勢,各國也為針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制定出對應的政策法規,以推動產業轉型。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在 2023 年正式生效,台灣環境部也在同年 9 月修正發布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」,要求高碳排放量的特定行業別需要在 2024 年期限內完成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,並登錄於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。企業執行碳盤查不僅為符合國內外政策法規,更是響應世界永續願景的具體行動。
若以推動碳盤查目的來看,分別為法規、客戶、貿易、社會責任四大目的。

若以推動碳盤查目的來看,分別為法規、客戶、貿易、社會責任四大目的。 圖/經濟部產發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

碳盤查的實施範疇:直接、間接、其他間接怎麼分?

在進行碳盤查時,需對溫室氣體排放源進行歸納,國際間將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分為三類:
  • 範疇一 直接排放
    來自生產過程、公司工廠設施、交通工具的直接排放。
  • 範疇二 能源間接排放
    來自公司使用電力、蒸汽能源利用所產生的間接排放。
  • 範疇三 其他間接排放
    因事業活動產生,非企業自有或可控制的的溫室氣體排放,如企業上下游的運輸配送、員工通勤、投資等。
台灣環境部目前規定企業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範疇為直接排放(範疇一)與能源間接排放(範疇二)。而其他間接排放(範疇三)因涵蓋範圍包括上下游的排放源較難計算,但若可以掌握更詳細數據,能更有效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策略。對在投資部分活動占比重的金融產業而言,是增強永續力的發展方向。此外,金融機構更能透過自身的管理、產品、服務,協助加深企業、個人等金融消費者對減碳議題的認識,並促進行動。在世界完成淨零目標過程中,扮演推廣減碳的重要角色。

碳盤查執行六步驟,企業減碳關鍵行動!

根據環境部(前環保署)提供企業參考的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」,盤查流程可分為六大步驟:
  • 碳盤查步驟 1:邊界設定
    根據主管機關核准設立、登記的邊界,界定盤查範圍。
  • 碳盤查步驟 2:排放源鑑別
    鑑別邊界內可能產生的直接與能源間接排放。
  • 碳盤查步驟 3:排放量計算
    在蒐集活動排放量後,開始進行排放量統計。政府也提供企業排放量線上試算工具,如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、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碳估算工具,作為企業計算排放量參考。
  • 碳盤查步驟 4:數據品質管理
    確認盤查過程能有效判別錯誤、提升數據品質,也是查驗機構判斷數據品質的參考。
  • 碳盤查步驟 5:盤查資料保存
    妥善保存相關資料,以利審核進行。
  • 碳盤查步驟 6:建立清冊、撰寫報告書
    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結果文件化,讓後續得以進行登錄、查驗。
碳盤查中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步驟。

碳盤查中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步驟。 圖/ 經濟部產發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

台灣環境部目前規定企業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範疇為直接排放(範疇一)與能源間接排放(範疇二)。而其他間接排放(範疇三)因涵蓋範圍包括上下游的排放源較難計算,但若可以掌握更詳細數據,能更有效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策略。對在投資部分活動占比重的金融產業而言,是增強永續力的發展方向。此外,金融機構更能透過自身的管理、產品、服務,協助加深企業、個人等金融消費者對減碳議題的認識,並促進行動。在世界完成淨零目標過程中,扮演推廣減碳的重要角色。

台新全方位加速永續 向淨零排放共前進

台新金控自 2022 年便立下「認真永續 綠色生活 」的企業永續發展主軸,為「淨零排放」的目標盡一份心力。在企業責任方面,台新近年持續揭露永續成果,並針對長期投資部分進行碳盤查;在金融服務面向,更積極配合政府「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」方案,與倍力資訊合作結合雙方金融與科技優勢,協助中小企業綠色轉型,同時透過提供「SME綠色金融服務平台」,減少服務過程的碳排放。台新金控從自身做起,並攜手企業夥伴與客戶,接軌國際,共同向 2025 淨零目標前進。
了解台新如何支持中小企業健全發展及永續經營 >>
台新SME 綠色金融服務平台 摘Global Finance亞太獎及國家獎
台新攜倍力資訊跨業合作,協助企業達成法遵面與供應鏈端對於碳盤查與碳足跡的要求。

台新攜倍力資訊跨業合作,協助企業達成法遵面與供應鏈端對於碳盤查與碳足跡的要求。 圖/ 台新銀行